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2013的文章

2013,看戲回顧與戲單。

圖片
2013年底回顧文。 根據BLOGGER的統計,今年不多不少正好看了40場演出。從開始看戲以來,數量正以年為單位持續緩慢的減少中,對目前很輕薄的荷包來說非常好的一個趨勢(笑)。 從2009接觸、2010開拓、2011成長、2012扎根,雖然各大藝術節一到還是忍不住毫無節制的看了一堆演出,2013年算是慢慢朝向去看「最值得自己去看的表演」的方向在練習。 在一些人文社會類的科系混了多年,讓我確信「懂得去觀看、有自己的觀點去做出詮釋」是活在這樣一個混亂的時期、社會之中,十分必要、但又需要大量的反覆練習才能確立的居家必備(?)生存技能,否則常常很難去肯定自己剛剛所表達的真的是自己的語言阿。 在因緣際會下接觸的就是去看戲,然後更進一步的去寫心得,剖開打碎重新組合一些自己的觀點、詮釋。在每天讀的看的東西以外,用已經擁有的一些觀點,去額外培養一些什麼,額外建立一些什麼,然後反饋到原本擁有的。 所以雖然看的數量變少,但今年讓我自己(個人層面)很有感觸的戲比例上變得滿多的。 年初充滿初衷感動的《 魚不會飛 》、五月兩岸小劇場藝術節帶給我很多思考上震撼的 大陸小劇場作品 、再次演出更多心得的《 Re/turn 》、就是打從心裡看的很清楚很能懂的《 赤鬼 》、跟前幾部系列作一樣是拼貼卻很理解的《 SMAPxSMAP 》、遠離台北卻讓人想起家的《 安平小鎮 》、身在台北卻讓人難以談論的《 寄居 》、寫完心得覺得自己這幾年也有所成長的《 陽臺 》、是看舞台劇的起點卻又迎來終局的《莎母雷特》。 比起過去幾年那種觀賞博覽會、打開自己視野、要求自己去接受一些大師的挑戰,或是閱讀另一種型態的「文本」的心態,今年並不是要把看戲這個行為變成日常,而是讓看戲回歸到日常。慢慢放下參加嘉年華的心態,並且要持續在2014年實踐這件事情。 (阿…不過就變成BLOG想打心得就打一堆,沒什麼心得就直接擺爛了科科。) -- 2014年,除了看能不能進一步一個月頂多看個兩場戲,希望自己能更有能力帶沒一起去看過戲的朋友們一起進劇場阿! 其實我覺得讓更多人進劇場並不是把劇場變得商業,而是能把劇場跟人貼近的本質,發揮到觀眾與觀眾之間。但能做到這件事情的其實是觀眾,劇團提供的只是一個個可以選擇的誘因。 期許自己是有能力去解釋一場演出、而且有能力引領人們

《莎姆雷特》吉慶版--屏風表演班【第廿回作品】

圖片
12/29(Sun) 14:30 @ 桃園展演中心 2013年的最終場演出, 莎姆雷特吉慶版心得請看 封箱演出心得 。

《陽臺》--臺大戲劇系第十二屆畢業製作

圖片
12/7(Sat) 14:30 @ 臺大鹿鳴堂 想想先來寫點前情提要好了。 轉眼間咻一下十二月又到了,迎來的又是一場臺大戲劇系的畢業製作。但今年這一場臺大第十二屆畢製對我來說看起來格外的有意義阿,翻了節目本看了各個同學的相關經歷,赫然驚覺自己居然奉獻了這麼多時間跟金錢在觀看他們的作品阿阿阿! (當然是沒有參與製作的人們花的心力多啦…但我只是個小小的忠實觀眾阿!) 總之因為人際網絡的關係,不論是以臺大戲劇系的名義或是自組的藝穗節團隊,這幾年來看了不少這一屆的同學們有參與演出、製作或擔綱設計的作品,從2011年的夏天開始,陸陸續續看了《 量‧度 》、《 夏日雲煙 》、《 十七大逆走 》、《 ¡喀!房服誤 》、《 窗影下的女人 》、《 誰殺了少尉的貓?! 》、《 假面少女的科幻故事 》、《 語.林 》、《 特寫鏡頭 》、《 酷刑備忘錄 》、《 酒神 》、《 十九號房 》,甚至各個劇團的製作中如《 醉後我要嫁給誰? 》、《 拉提琴 》、《 安平小鎮 》…等等,都看的到當屆同學們積極參與的身影(真是不列還好一列才發現……) -- 正文開始。 其實寫到這的字數感覺再加個幾句片段的摘要然後做個「好好看喔!」的小結就可以皆大歡喜的ending了,但偏偏這次選的劇本《陽臺》就是個讓人忍不住想來好好談談、討論研究一下的文本阿。 當我聽聞這次要演出的是尚‧惹內的作品,我心裡就想:「阿?惹內?是那個作品內容已經很荒唐但本人人生也滿荒唐的惹內?」跟「畢製演很難懂的惹內好嗎?平時很少接觸劇場單純來看親朋好友的人們看的懂嗎?特地來看孫子孫女的畢製的老人家心臟撐的住嗎?」(最後一點很重要阿!)。 簡言之,面對《陽臺》這個困難的劇本,這場畢業製作比起一個「演出製作」,更像是一場集眾人之力的巨大挑戰─挑戰《陽臺》這座由才華洋溢到幾進瘋狂的前人所立下的高牆。 因為我實在無意、無膽,同時更是無能去挑戰惹內筆下這個如同洋蔥般一層又一層又能讓人感傷的複雜文本,所以僅就自己覺得有趣的幾個點來做描述。 -- 先談談打破開場沉默又陪伴我們到故事最後的三位嫖客─「主教、法官、將軍」。 基本上,一開始的三位嫖客在陽臺大妓院的房間裡所「扮演」的「主教、法官、將軍」三個角色,(我認為)所代表的就是傳統上把「國家」這一個「想像的共同體」具體化的三股重要力量─「宗教、律法

《蟲林森巴 OVO》--太陽劇團

圖片
11/23(Sat) 19:30 @ 南港展覽館旁停車場大帳篷 雖然很清楚在這個帳棚內不管發生什麼事情都是我們意料之外的意料之中 但開場不久後還是看的目瞪口呆 「果然沒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這裡就是夢的國度阿!」 -- 移動的奇觀 睽違兩年,太陽劇團的大帳棚又再次來到台灣(上半年的麥克傑克森在觀眾席離舞台遙遠的小巨蛋實在沒動力去看阿)。上次看魔幻森林帶來的驚嘆實在太超乎平時的看戲體驗了,黃藍相間架起的馬戲團氛圍更是一般演出場館無可取代,這次就早早買了票進場看這場蟲林森巴。 相對於上次 魔幻森林Varekai 用神話故事般的開頭以及一首首流浪民族般的詠嘆調堆疊出的豐富敘事性,蟲林森巴OVO展現的是身體跟感官上的高度喧騰,以及人類自古以來懼怕卻又忍不住好奇、有如巫術一般的艷麗色彩。 若說魔幻森林是偉大英雄墜落重生的磅礡神話,蟲林森巴即是微小昆蟲眼中無限遼闊的絢麗生命世界。宏大對比微觀、亙古對比瞬間、冷冽對比熱情,但兩者共同的是充滿了原始的、非人的、代著野性的未知神祕感。 本圖引自 聯合報相關報導 馬戲團的狂歡 在馬戲團這個與外界隔絕的空間中,太陽劇團的表演者們用他們千錘百鍊、規訓到了極致的身體來演出觀眾們在日常生活中不可見的、超乎一般常識的「奇觀」,並由這些「奇觀」引導出一群觀看者在帳棚內的集體狂歡,讓台上台下同時具備了控制與失序的因素,創造出有如宗教祭典的神祕氛圍,在現代城市的曠野中創造出源於古老技藝的馬戲團狂歡夜。 本圖引自 聯合報相關報導 原始與科技相遇 而雖然蟲林森巴主題是十分原始的、野性的、模仿昆蟲的,但太陽劇團的演出一向是結合了最前端的科學技術所造出的「必然的奇蹟」。不管是能快速搭建的大型舞台、同時兼顧視覺享受與表演著安全的裝置,或是光看就知道多到不行又精準的燈光指示,都是舞台技術的高度表演。 尤其這次演出服裝的材質必須配合表演內容(也就是骨骼構造異於哺乳類動物的昆蟲)所需具備的延展性與韌性,卻又必須表現出如甲殼類昆蟲的硬度及光澤、軟體蠕蟲超乎尋常的延展方向、八腳獵食者腳尖上的絨毛…等等,服裝的材料科技帶給人的驚訝實在也不遜於硬體裝置。 本圖引自 聯合報相關報導 OVO是葡萄牙文中「蛋」的意思 整體來說,蟲林森巴是由小見大的一場演出,雖然我們平時看路邊的花

《人間煙火》--北藝大戲劇學院秋季公演

圖片
11/8(Fri) @ 北藝大戲劇廳

《寄居》--狂想劇場

圖片
10/19(Sat) 14:30 @ 牯嶺街小劇場 在台灣的戶口名簿中,有一種正式的用語就是「寄居」。 最常見到的寄居原因之一,就是求好心切的父母為了讓子女趨吉避凶、進入國民義務教育中的好學區,而把小孩的戶籍掛在親戚或是朋友的家中。又或者是在某些以家戶為單位的資格審查中可以影響到戶口數計算的可能方法,等等。 但若非這類的原因,「寄居」通常都不是寄居者願意成為的一個戶籍狀態,一種不論是血緣上、社會關係上、心理距離上都不屬於生活於「此」的「此處」的一個狀態。 在《寄居》中,劇情藉由物質上的得到(房貸繳完,取得房屋所有權)、然後再失去(發現是海砂屋,雖然名義上有房子但實際上無法居住),將這種寄居的狀態從物質渲染到了非物質面上的無所歸依感。 從「自己的房子、自己的老婆、自己的家,多好!」一路向下墜落到「我們的房子是海砂屋。」,再從海砂屋的崩落衍生到家庭內部的崩解,到最後老太太的辭世以及夫婦走投無路的捲逃… 這是一個對都市居民來說很重的劇,重的教人無法輕易的提起它。 所以,最後還是讓我選擇輕輕放下吧。

《安平小鎮》--台南人劇團

圖片
10/5(Sat) 14:30 @ 臺南文化中心 殺去台南看《安平小鎮》真是個太失心瘋但又極度正確的選擇了XD 最喜歡的是整齣戲寫意不寫實的設計(舞台、服裝、燈光)。 正因為《安平小鎮》就是個充滿集體生命/生活經驗的劇本,所以不用完全填滿、不用太過寫實、不用完全下滿指示,整場戲舞台上留下了很多很多的空白,導演跟設計在三幕的故事中投下了一個個錨,而觀看者尋著這些定點,將場上的空白補上自己心目中對一個「小鎮」曾經最美好的記憶或想像,而觀看者腦海中這些畫面就是最適合《安平小鎮》的「舞台設計」。 第二喜歡的是劇本改編把這個國外劇本不著痕跡地在地化太厲害了,節目介紹上不寫大概也看(聽)不出來吧,不但沒有什麼斧鑿痕跡,許多劇中使用的台語詞彙都帶有「就是這個味」的濃厚風土,大大提升了整個製作的質(樸)感。 -- 看完《安平小鎮》,回台北好想看看傳說中的《淡水小鎮》阿!

《奇耳鎮》--如果兒童劇團第二十六口大戲

圖片
9/21(Sat) 10:30 @ 城市舞台

《步步驚笑》--果陀劇場

圖片
9/20(Fri) 19:30 @ 新舞臺 大劇場的製作規模 沒想到一開場就是長達五分鐘的獨白 要在簡約到最極致的場景中央用一段僅僅只是自我介紹的台詞鎮壓住暗燈後期待不已的觀眾.... 這是人做的到的事情嗎? Yes,金老師always can do it ! -- 不要向隅,十一月新北市等你! http://www.artsticket.com.tw/CKSCC2005/Product/Product00/ProductsDetailsPage.aspx?ProductId=oK4bYlG1GfwNrOdSFreeUQ

《La Casa 再。見。家。》--好野工作室 W.H.Y. Wilders Studio

圖片
9/13(Fri) 18:45 @ Rebirth Cafe

《達康.come笑現場》--達康.come

圖片
9/8(Sun) 20:00 @ 牯嶺街小劇場 許久不見的阿達康康與哈利! 在許久不見的這一陣子轉眼間(?)阿達要已經30大關了 (哈利更是看不出來的31歲呢) 不變的是依然讓人發自丹田深處的大笑出來! 下次還要再見!

《SMAP x SMAP》--莎妹劇團

圖片
9/7(Sat) 19:30 @ 中山堂 innocent world 莎妹的常民歷史系列第三部曲,時間來到了90年代,此時台灣正受到日本流行文化的全面影響以及身陷威權後時代轉型期的陣痛中。在前兩部曲中,王家名導演用神話說70年代、演唱會講80年代,而90年代用的是一季全11季+SP的日劇來呈現。當時網路還是半夜偷開電腦連上網還會因為逼逼咂咂的吵雜聲被老媽發現的電話播接,主流的媒體還是字幕一率都是黃色標楷體的電視,大人們看的是日劇、家電買的是PANASONIC,青少年則是一邊拿著GameBoy收服神奇寶貝、一邊看著不斷在三台輪流重播的灌籃高手。庶民們用電視纜線向時差僅一小時的日本列島接收新的訊號享受「幸せ」的氣氛,政治社會卻因為外交困境、兩岸矛盾、第一次的民主選舉、殘酷的社會事件及巨大的天災而晃動著。 あなただけ見つめてる 《SMAP x SMAP》以90年代日本代表性的偶像團體擔任MC的綜藝節目為名,拼貼的是日本盛行於台灣的流行文化,讓為數眾多的演員們化身為活躍於90年代電視銀幕上的角色在舞台上講著日文跟台語交錯的台詞,一組組大放閃光。在編導的處理下,經典的日劇們場景看起來是如此相似;而儘管被攝影機選擇過後的畫面之外盡是荒誕的現實,人們還是被感動的一把鼻涕一把淚,「我的眼中只有你」,媒體製造出一幕幕超現實的幸福風景,彷彿螢幕外的台灣也能因此而獲得解救。 負けないで 然而台灣洋溢在幸福、立志向上氣氛的同時,事實上正因為快速的社會體制變遷,整個國家正經歷青春期一般的「生長痛」。從反攻大陸走向本土化、動員戡亂走向承平、專制走向民主大選、消極的漢賊不兩立走向積極的彈性外交…,再加上驚心動魄的白曉燕凶殺案、九二一大地震…,此時一曲激勵人心的「別認輸!」或許正適合讓生理上痛不欲生、心理上尋求麻痺舒緩的台灣主體,人民們在(實質上)不幸的環境中享受著(精神上)明天會更好的幸福。 時代 常民三部曲的時間點安排是一個時代走向下一個時代。《SMAP x SMAP》中所揭現的是台灣在動員戡亂時期結束後的新時代。在這個時代裡,被解放的媒體力量開始變的巨大而有侵略性,政府表面上以民主之名鬆開了對人民的完全掌控,實際上卻用法制的手段變相持續從根基掌握著台灣的走向,而這些在90年代產生的現(ㄌㄨㄢˋ)象卻像是dejavu一般的持續到了2013年的今日,就

《十九號房》--Randy與他的好朋友

圖片
9/1(Sun) 1930@南海藝廊 每年藝穗節看戲都有如在地雷區挖寶藏,最好的跟不太好的(?)都在這。今年藝穗節沒有買幾檔戲,第一檔就看到成功的演出還滿爽的。看戲看到全身起雞皮疙瘩是很難得的體驗,《十九號房》就是久違的一齣,整體來說是遠遠超出我預期的一個看戲經驗。 空間就是權力 配合南海藝廊的狹小空間,整齣戲雖然以女性主義為引介,但我認為另一個有趣的觀察點是空間與權力的關係。「空間就是權力」,在劇情的不同階段中,蘇珊作為羅林家的女主人對家中空間有著不同深淺的存在感與支配程度(對小孩、對外聘的家教),但母親這個社會角色使她無法在家擁有隱私的空間,即使是頂樓的那間不能進去的「媽媽的房間」,也無法切斷母親這個身份跟這個家庭的脈絡,這些跟「蘇珊」這個身份緊緊連在一起的社會關係,就成了不斷窺視著蘇珊家庭日常生活的「惡魔」。對比於羅林家,蘇珊在十九號房化身為沒人認識的強太太,逐漸熟悉這一個有點髒亂、卻能讓她靜靜待上半天的小小空間。因此,當人們為了避免疏離而在家庭中尋找歸屬感,蘇珊卻是藉由不斷地疏離家庭/脫離社會角色才逐漸找到自我、找到歸屬感。 談女性更談家庭 蘇珊的故事在原著小說出版的時代或許有更深厚的女性主義上的意義,但在女性權利相對進步(只是相對)的現在,蘇珊許多的想法對現下的觀眾來說都是可以被理解、被認同的;而對現下的我來說,蘇珊整個故事背後的50年代的「家庭」,更是個有趣的因素跟背景。 「我是…強太太」 在層層的堆疊後,最讓人屏息的一刻是蘇珊最後一次向眾人自我介紹:「 這裡是十九號房,浮德旅館的十九號房, 我是蘇珊………,我是…強太太。 」,在這句台詞的「我是蘇珊……」後的短暫空白是隱藏著最多訊息的一段空白:蘇珊要脫離蘇珊這個身份了,蘇珊得到也失去了一些事物,更重要的是,蘇珊不再是「羅林」了。隱而不宣的羅林太太身分的失去以及種種過去,讓這個保守年代的女性選擇默默地向眾人說一聲:「我是…強太太」,然後在這間能夠找到自己的十九號房中,輕輕滑入永恆的黑暗裡頭。

《我不在這》--董怡芬與朋友們

圖片
8/31(Sat) 19:30 @ 水源劇場 說真的因為宣傳管道的關係,我一直以為這個作品是動見体在今年台北藝術節的新作阿(所以就毫不手軟的買早鳥票買下去了),直到進劇場前幾天才發現是不是戲劇而是舞蹈作品XD 對舞蹈作品接觸的次數終究還不多,沒辦法做太多敘述甚至是進一步的比較,就大概提出四個關鍵字來描繪今天看舞所感受到的東西,這四個關鍵字分別是:「身體、舞蹈、聲音、裝置」,把四個關鍵字用排列組合的方式分別四取二的拿出來,就可以大概描繪出今晚在鋪滿落葉跟精彩燈光構思的舞台上所展現出來的事物: 舞蹈的身體/身體的舞蹈 聲音的裝置/裝置的聲音 身體的聲音/聲音的身體 舞蹈的裝置/裝置的舞蹈 身體的裝置/裝置的身體 舞蹈的聲音/聲音的舞蹈 場上的演出者們有著「舞蹈的身體」,而「身體的舞蹈」伴隨的「身體的聲音」自然的傳出,同時不只舞者,「裝置的聲音」也是一種「聲音的舞蹈」;有機的「聲音的身體」對比著「聲音的裝置」的無機,在人類身體跟機器裝置的協調、共奏之下所演出的,就是整個作品有種「疏離的歸屬感」的《我不在這》。 特別是因為各種裝置(包括場景跟燈光)跟聲音的存在,讓不大接觸舞蹈的人也能樂在其中,不太清楚在眾多舞蹈的演出中算不算精采與否,但我認為《我不在這》是讓人十分願意去接觸的一齣舞作。 *圖片取自 動見体FB專頁

《如夢之夢》--表演工作坊

圖片
8/24(Sat) 14:00 @ 國家戲劇院 以一個傳說般的史詩劇場來說 個人沒有看到很懂,也不是非常有心得 甚至也沒有很明顯感受到龐大製作規模的震撼 (可能是因為不是坐蓮花座吧) 顧香蘭在上海的故事是最有氣勢的一段 五號跟江紅在古堡湖邊的一景也滿有氣氛 經過多次的表坊考驗 終究還是抓不太到賴導的想法阿有點可惜 就當作是一次特殊的劇場體驗吧!

《赤鬼》--EX-亞洲劇團

圖片
8/17(Sat) 19:30 @ 水源劇場 不是鬼會吃人,而是吃了人會變成鬼。 雖然沒看過幾部,但一直非常喜歡EX-亞洲劇團的作品所呈現出來的獨特風格跟肢體美學。《赤鬼》是日本劇作家的劇本,講述一個沿海漁村(有如島國的縮影)的村民與一個從海上落難漂來的「赤鬼」之間,同質本地人與異質外來者之間互動關係演變的國族寓言體故事。劇中作為內群體的村民們認為外來的「赤鬼」會吃人而恐懼赤鬼、排斥赤鬼;但在另一方面,處於封閉環境的漁村村民們又被赤鬼所代表的遙遠的「海的另一邊」的美好文化所吸引,而產生了許多在群體迷思下造成的矛盾心理。村民一直說赤鬼是「鬼」,但這個赤「鬼」事實上也是人,只不過是一個語言不通的異邦「人」。 村民接受的不是MULA這個「人」,他們是習慣了赤「鬼」的存在。 用形式一點的角度來看,赤鬼可以是世界各地的外籍移民/移工的縮影(如同許多新移民在台灣的處境),在地人或許會習慣這些人的存在(如同你我習慣在路上看到外國人),但心理上還是把這些移民當做非我族類的外者。 但如果用原創作者身處的日本來看,「赤鬼」或許可以解釋成是十七世紀時那些頂著紅髮、帶來奇異科學技術的洋人(也就是明鄭時期台灣說的「紅毛番」),日本人恐懼這些外來者,但又渴望他們身上與自己擁有的不同知識技術(所謂的 蘭學 )。但若將眼光拉近到日本近代史,藏在《赤鬼》文本背後的影子,是打開日本鎖國大門的黑船、是福澤諭吉的脫亞入歐、是和魂洋才的認同矛盾、是文化脈絡被斬斷的萬國博覽會政治……等等,如同劇中台詞所說,「外來」的背景就可以是村民討厭赤鬼的合理原因,但村民又對赤鬼的異於己感到好奇,這種「渴望又恐懼」的心理正是一個島國在面對海外文化進入自身領域時所會產生的嚴重矛盾。 《赤鬼》光是劇本本身就已經可以是精采萬分的討論場域了。 故事的最後,反而是身為人的村民為了生存吃了赤鬼,「不是鬼會吃人,而是吃了人才會變成鬼」,到底誰才是真正的「鬼」呢? -- 之前看過的《 沒日沒夜 》的神話基底、肢體動作跟充滿特色的背景音樂讓人印象深刻、《 百年復甦 》的整體設計跟舞俑身體都美得讓人驚豔,但這次《赤鬼》的文本中相對前兩齣作品來說有著十分豐富的對話,在語言的使用上是我所看過的EX-亞洲劇團的作品中處理得最現代的一個演出,對觀眾來說頗有親近感。雖然肢體上

《浮浪貢開花 首部曲》豪華復刻版--金枝演社

圖片
7/27(Sat) 14:30 @ 城市舞臺

《山海經傳》--台師大表藝所

圖片
6/30(日) 14:30 @ 國家戲劇院 身為喜歡山海經的讀者,還滿喜歡這場忠於原本山海經風格的演出。古中國的各個神話體系清楚,在適當的排序下更是融為一體。 何謂「忠於原本」,如演前中國時報的 新聞報導 寫道:「雍容華貴的西王母娘娘搖身成為Rocker」,哈,不知道是演出方的新聞稿沒寫清楚還是所謂的「中時不意外」,西王母在山海經中原本就不是雍容華貴的慈祥女性形象,而是一頭醜陋的兇猛母豹,是在更後世的典籍才逐漸變成我們一般所知的形象,《山海經傳》中的西王母造型全身漆黑、手持豹尾,演唱時霸氣兇猛的腔調把從神貶為人而充滿人味(如:怕死)的后羿玩弄在鼓掌之間,將西王母這古老神祇中的獸性展露無遺,場面上一人一獸的對比相當精采。 在國家戲劇院的場地演出更是舞台機關盡出,頗有大型音樂劇的氣勢,可以想像後台call舞台指示是忙到翻掉。但忙中總出點小錯,今天看的這場,當朱陸豪飾演的黃帝站上右側高台向下屬發令時,高台升起到一半又直接落下,在這晃動下的朱陸豪立刻反應「彈」起來(好硬的底子阿!),台詞沒落詞沒中斷,單聽聲音是沒有破綻的,幸虧沒發生意外,不然這國寶受傷真是賠不起! 但必須說,受到某知名國產電玩的影響,黃帝拔劍出來應敵時我一直想著「軒轅劍!是軒轅劍!」,但山海經裡頭應該沒有軒轅劍,嗯,果然是忠於原本XD

《Re/turn》--台南人劇團蔡柏璋作品系列

圖片
6/28(Fri) 19:30 @ 新舞台 return to 《Re/turn》 重讀 第一次看Re/turn的心得文 ,兩年前看Re/turn最在意的是穿越時空的規則、還有時間線到底是怎麼排列,現在看來這一切都是連詞作用的陰謀跟我本人被印刷術徹底馴化的閱讀模式、還有對背後設定執著的中二病作祟阿。 所以今天去看就還滿享受的,不時能有些立刻的反響:原來對圓形舞台上打的燈光印象這麼深刻(Re/turn真的是一齣燈光很有存在感的戲)、原來不是兩年前看的戲還不夠多而是簡蔓菁跟白若唯兩個角色在開口前真的很容易搞混(笑)。 兩年後不變的是最喜歡的一景,兩年前的心得寫道:「雖然只有短短的交錯,但雷奕梵跟白襄蘭那幕短短的對戲中激盪出的火花依舊讓我熱血沸騰了一下。」,今天看第二次亦然,這兩個角色是劇中亂糟糟的人際關係中彼此最陌生的陌生人,這個全劇中最陌生卻要強力拉近的跟兩個角色的差距對戲起來(雖然白襄蘭換了演員),產生的火花真的很強大。 今天比較新的感想是簡嫚菁為什麼這麼可憐阿(以及兩年前好冷血居然沒有特別覺得她可憐),還有台南人又是下半年好多戲.........(是一個常常只登記的到下半年場地的劇團嗎)。 -- 隔幾天補充的後後記 看完當天覺得整個劇情之所以「很順」是因為我自己在2011年有看過,所以早已有看遍全景得到的「後」見之明,時空錯置時腦袋裡的回憶自動補上,燈光一切場景一換馬上跟劇情無縫接軌。 但仔細想想好像不只是這麼一回事阿,2011年思考時空到底是如何排列時是不論哪個想法都有用詞上的前後矛盾、怎麼走都走到死路的,但這次看卻覺得「很順」? 所以應該是除了舞台上的技術之外,整個台詞都也有潤飾修改過………吧? (只是「吧」,人的記憶不可靠除非你是柯南) (但如果是的話,請問可以憑可以憑初版換一本修改過的新版嗎(喂)) Re/turn不單單是Return,也有renew阿。

《么嘍正傳》--明華園總團

圖片
6/23(Sun) 14:30 @ 國家戲劇院 居然是喜劇耶難得看明華園大戲一點都不悲情好驚訝XD 今年大戲的主角只是個山寨的小嘍嘍(不是能以凡人之軀鬥走呂洞賓的曹國舅、不是漢朝大將漢鍾離、更不是法力無邊的白娘娘…),但卻是「正傳」,寫的正是小人物的故事(好啦但後來又有神展開一下變成…(雷)) 節目本寫道:「八十五歲對人類來說即將終結人世的旅程,對明華園而言,歌仔戲的藝術之路,才正要開始。」 很喜歡這句話,明華園在台灣的歷史比中華民國在台灣還久的很,歌仔戲是唯一台灣土生土長的表演藝術,是屬於東方世界的Chinese Opera,雖然一般人不會想到歌仔戲也是藝術,但正因為歌仔戲是這麼通俗的難以讓人在認識的層次裡把它定位成「藝術」,它才正是我們的歌仔戲。總之有空去看看明華園總團吧,它絕對會讓大家對歌仔戲有不同的認知。 歡慶85週年,今年下半年會有很多經典好戲重演,希望到時週末放假有空看阿!

《檔案K》--創作社

圖片
5/24F(Fri) 19:30 @ 水源劇場

《酒神》--台大戲劇系2013學期製作

圖片
5/19(Sun) 14:30 @ 台大鹿鳴堂 狂亂的、獸的、玩弄的、傲視的, 卻也是救贖的,酒神。

《非常懸疑》--木馬Τροία劇團

圖片
5/18(Sat) 14:30 @ 華山烏梅酒廠

《台北詩人》--動見体劇團2013春季製作

圖片
5/5(Sun) 14:30 @ 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水生》--三拓旗劇團

圖片
5/4(Sat) 19:30 @ 華山烏梅酒廠 跟《1988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寫於同篇的心得在 這裡 可以看到!

《1988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優戲劇工作室

圖片
5/4(Sat) 14:30 @ 華山烏梅酒廠 (此篇心得包括:<1988我想和這個世界談談>跟<水生>兩場演出) 好久沒有一天連看兩場戲(上次好像是去年的事情) 更別說是兩場都是好好看的戲,來自北京的小劇場演出超級有活力的! 下午是韓寒的1988,晚上是蒲松齡的聊齋志異,光是文本上就有一種前所未有的超越感(相比之下台灣的小劇場就異常地強調本土化個人化的東西),前者有密度很高的台詞跟情節還有爽度很高的對話,後者的完全肢體(無語言上的台詞)mix傳統戲曲跟面具加上聊齋氛圍好match(我坐第一排正中間最後結局被嚇到差點叫出來,謝幕只能瞠目結舌張著嘴巴鼓掌) 但這兩齣都是去了亞維農的作品,可能分數本來就比較高吧XD 以後有閒錢感覺可以到北京玩排個小劇場看戲之旅!

《搶錢的世界》--果陀劇場

圖片
4/20(Sat) 19:30 @ 國父紀念館 今晚首演的果陀新戲《搶錢的世界》講的就是新自由主義跟凱因斯先生開始從華爾街向美國一家家地方工廠伸出觸手的時候,它拯救了整體經濟(美國,甚至是全世界,神到簡直可以放到神桌上去拜了),但犧牲了二戰期間生產線上的一個個勞工。 當一間公司「倒閉」能比繼續開還值錢的時候,你會讓他倒閉還是繼續開下去?華爾街大亨的邏輯就是看到錢的數字(或是請自由代換什麼資產表負債表之類的好聽專業名詞),而在地工廠的老闆看到的是社區跟一個個要養家的勞工。 -- 劇中老牌在地工廠的老闆(趙樹海)問:「什麼時候,一家公司不欠債變成優點了?這不是應該的嗎?」(因為一般的邏輯是向銀行貸款舉債投資),完全就是我念經濟學跟國際經濟唸到想撞牆的原因。 華爾街操盤大亨的主角(屈中恆)說:「我不需要錢,但我想要錢,需要跟想要是不一樣的,而我可以得到我想要的。」、「(玩股票的大亨)養律師就像是擁有核子彈頭,敵人有的時候你也要有,但如果一開始用起來,大家都死的不好看。」、「我不是你最好的朋友,我是你唯一的朋友。因為我幫你賺錢,在這個搶錢的世界。」、「我服務的是中產階級的客戶……好啦,是中上層階級。」,一句句台詞都精闢的連我今天忙到一個分心到極致的狀態都還記得。 -- 基本上劇本本身就很強大,演員陣容完全撐的起來,設計更都是熟悉的有品質保證台大北藝大戲劇老師們。 楊世彭導演這次依然是簡單不華巧的風格,但我更感受到的是導演將這個劇本處理得很「節制」,《搶錢的世界》揭露了近代資本主義遊戲下的寫實規則,甚至有最基本需求上的抵抗,你會很憤慨或是遊走於雙方邏輯的對立,但又不是生吞活剝式的金融大屠殺,或是拿著天平另一端的說法來批判這個遊戲,在笑聲不斷的巧妙語言中,怎麼評斷看的是觀眾的個人價值觀。 總之果陀這次這齣還滿好看的(即便是在國父紀念館)。

《死亡紀事》--禾劇場

圖片
4/20(Sat) 14:30 @牯嶺街小劇場 首演後好評很多,加演一定要來看一下。 很少見地去探討到所謂的馬華(馬來西亞華人)問題 ,發生在馬來西亞這樣一個連死亡都要為法律跟強大宗教力量干涉的國度。 即使是血統上的非我族類也可以在宗教的名號下成為我國良好公民,華人的多神信仰跟以及當地主流的一神信仰的穆斯林究竟是如何地交錯,儘管生前能各自表率、各取利益,但偏偏人走後要去的地方只能選一個,一場爭奪軀殼歸處的戰爭就這樣在場上演出。 馬來西亞華人的相關議題的確是很值得去研究一下的阿。

《西出陽關》依戀版--屏風表演班

圖片
4/6(Sat)  14:30 @ 城市舞台 ◎老兵不死,只是凋零…? 今天看了屏風的《西出陽關》,說的是那些撤退到台灣的老兵記憶跟已經逐漸消失殆盡的紅包場文化。歌女們說老兵「他們只剩下錢了。」,而老兵明知紅包場這些乾女兒們的應對進退充滿了工作的意味,但為何還是要去紅包場灑錢?這原因彼此都心照不宣,但這個不宣其實跟現在社會新聞裡那些聲色場所的「不宣」,我覺得滿不同的:過去的影子充滿在老兵們的記憶裡,而紅包場的歌女形影們又與那些影子重疊,老兵們在紅包場裡踩著一再重複的老歌旋律,大概是要讓雙腳麻痺地遺忘那段踏不上的歸程吧。 當我看到終幕時站上紅包場的是鳳冠霞披的惠敏,而老齊手中的紅包變成了白包時,我想著:「阿,該走了」,但究竟是老齊回去、還是惠敏過來了呢? 看戲常常會折服在不可抗力的大時代因素下,在親人因國共內戰而分隔臺海兩地這件史實上,西出陽關處理的比《女兒紅》下手還要重,中場休息前樊光耀跟劉姍姍的那場戲真是很值得哭一下,整體下來是感觸有餘,但總覺得說故事的節奏上不大順暢。很多演員大都沒有兼顧好自己最適合的狀態、以及最跟其他演員搭配起來最好的狀態(這點在楊麗音的突出之下還滿明顯的),角色一多的時候場上的位子調度也有點亂。個人最殘念的是這次的舞台設計,真的有點不懂阿…有幾個景的色調是跟服裝還有場上的道具違合感很明顯。 ◎西出陽關是屏風表演班的第六回作品(1988) 國民黨政府開放大陸探親是1987年,而西出陽關的首演是1988年(比我還老阿這齣戲),劇中充滿歷史張力的那句台詞:「探親開放了這麼久,你怎麼現在才回來?」顯然是在幾次重演下慢慢修過來的台詞。經過了幾次的重演,西出陽關已經從當下的時事,慢慢變成感人的歷史故事,到了2013年的今天甚至已經有點台灣民間故事的意味了(像是對解嚴後出生的第一批小孩來說),在將來或許真的可以像老齊一樣變成神話故事阿。 一個文本可以承載歷史又順著歷史飄流下來,西出陽關在這一點上真的跟宣傳上那句「最接近卓別林高度的作品」有契合之處(雖然這句評語真的是有OVER到…)。老兵老兵,從表坊的《寶島一村》到最近綠光的《單身溫度》,「老兵」已經是個創作題材而不是真實的生活經驗,在1988年創作出西出陽關、而又在二十多年來多次把這齣戲重新演出的國修老師跟屏風表演班,我們在這邊向你們

《穆勒咖啡館》&《春之祭》--碧娜.鮑許烏帕塔舞蹈劇場

圖片
3/30(Sat) 14:30 @ 國家戲劇院 (筆記) 慕勒咖啡館:空間是非現世的(死者國度、角色出神、不同的時間之間的夾縫、夢境或so on)、時間是非線性的、至少有兩對四個舞者是分別在跳同樣的兩個角色,人為的接觸是徒然的。 春之祭:當春神是女神的時候,是亮綠色的、生意盎然的、微風煦煦的(像是慕夏的春之女神),然而當春神是男神的時候,是深棕色的、帶有獸性的、行為狂亂的。今天看到的顯然是後者,壓迫前者的後者。 然後我看完春之祭一站起來腦袋就一陣暈眩到走出戲劇院,乖孩子請不要偷看宗教儀式。

《搞不定》--雲門舞集2

圖片
3/28(Thu) 19:30 @ 城市舞台  偶爾就是需要透過觀看舞蹈作品來打破並重建對劇場這個空間使用的想像。  今年的春鬥,一些形式熟悉的、一些關不住的、一些自我對話的、一些自我抒發的,能領悟的很多,而這些肢體能用文字來描寫的可能不到百分之一。票價跟作品都很親切依然是平日很少看舞的人該接觸雲門二的最佳原因。 希望保持一些感覺然後禮拜天去看PINA,但又想到同檔演出中不能看PINA這件事對春鬥的舞者們來說好可惜喔…

《普羅米修斯》--希臘阿提斯劇院

圖片
3/24(Sun) 14:30 @ 國家戲劇院

《單身溫度》--綠光劇團

圖片
3/17(Sun) 19:30 @ 國家戲劇院

《水袖與胭脂》--國光劇團

圖片
3/9(Sat) 19:30 @ 國家戲劇院 「人間多少難言事,只留戲中一點真。」 唱的客倌們好酥麻,不管是埃及豔后還是楊貴妃,魏海敏依舊太OP了!

《賭徒》--柏林人民劇院

圖片
3/2(Sat) 14:30 @ 國家戲劇院 看完後隔幾天看到這篇: http://pareviews.ncafroc.org.tw/?p=5340 我覺得《賭徒》光是能把整齣看完就很偉大了,沒想劇評人更偉大阿...... 對啦我中場就走了,劇情看不太懂無所謂(畢竟是歐陸劇場),字幕有點爛也還好(意料之中),設計的視覺聽覺不舒服也可以接受(導演跟舞台設計從不討論也從來不改一絲一毫還滿炫),要演個4.5小時也沒關係(也不是第一次)…… 所以我想最大的問題就是當天超級冷,然後我出門前我媽又說了一聲「今天晚餐是火鍋」吧(攤手)。 想起兩年前波蘭導演的阿波隆尼亞,一樣是暴力拼貼、一樣演4.5小時、一樣是赤裸裸的身體使用手法,相似的地方很多,但我兩年前居然還看的很開心而且還滿有心得… 總之是我人生第一齣沒看完的戲XD

《消失-神木下的夢》--飛人集社

圖片
3/2(Sat) 11:30 @ 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飛人集社之小孩也可以看三部曲的最終話,談的是生老病死中的「死」。 死亡的確是很難跟小朋友解釋的東西,但我一直不把這個系列當作給小朋友看的戲,基本上主要還是給大人看的生命寓言/預言,只是剛好「小孩也可以看」。 對於已經經過「初生」跟「長大的那一天」的大人來說,第三部曲談的「消失」(死亡)對大人們而言其實也是一件未知的事情,在面對死亡這件事情上,大人事實上也像小朋友一樣充滿著未知跟懷疑,並且有一點恐懼。在第三部曲中,飛人集社(也就是大人們)並沒有像前兩部曲一樣試圖去解釋「生」跟「老」的奧秘,沒有仔細的解釋「何謂死亡」,而是告訴人們要如何面對生命的死亡、舒緩死亡帶來的傷感。 在「神木」這樣一個偉大的名字下,飛人集社用很宏大的觀點來看待死亡這件事情:放置在自然的循環中,塵歸塵、土歸土。如同大部份的古老神話,跨越生死的界線永遠是違反生命循環、不安全、充滿危險的,縱然對母親充滿想念,但無論如何,就像是銀河鐵道之夜所帶給我們的啟示一樣:「留下來的人,要繼續尋找幸福。」 -- [後記] 除了劇場內的戲劇演出相當動人之外,更讓我感動的是飛人集社的對品質的堅持以及優秀的行政團隊。如同前兩部曲,這一系列的原創音樂都很喜歡(而且都買兩本了也不差第三本湊一套),我在3/2的前台預購了這一次的音樂繪本。 但這次的音樂繪本因為劇團不想因為倉促而減低了作品的品質,只能讓出貨的日期不段的延後,在等待的期間數次收到劇團寄來的信件說明目前處理的進度,為了表達歉意還願意加贈一份前兩部曲的音樂繪本(但我都有了就沒有索取啦XD),最後在暑假的開頭收到這一次的繪本,拿到成品的當下就覺得十分值得等待跟收藏。 從節目的訊息來看,這三部曲有許多重演的計畫(像今年十月的華山藝術節就有第二部曲《長大的那伊天》的重演),推薦有去看的大家都可以買一份來收藏,不論是音樂還是繪本都不會讓人失望!

《小花》--如果兒童劇團第十七口大戲

圖片
3/1(Fri) 19:30 @ 新舞臺

《魚不會飛》--智利猴厲害劇團

圖片
2/22(Fri) 19:30 @ 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想像力的具現化、滿滿的手作感跟溫暖的色調。 快速切換的場警讓小小的舞台做出龐大的故事。 讓人能真心喜歡的演出!

《金雞》--馬歇爾舞蹈劇場

圖片
2/17(Sun) 14:30 @ 國家戲劇院

《動物園》--果陀劇場

圖片
1/20(Sun) 14:30 @ 城市舞台

《行車記錄》--台南人劇團

圖片
1/5(Sun) 14:30 @ 國家戲劇院實驗劇場 今天去看了台南人的行車記錄(是說我這一年到底看了多少台南人及其相關作品...),新一年的看戲人生又是個好的開始。 劇本議題實在是很不隱晦(戀童癖/不倫,端看是什麼角度),但又沈重地很難去talk about it,劇作家在台詞裡也沒有表達明顯的立場(如果就給他用力的控訴下去也許會爽快一點),開始跟結束都收在那一句句的「家人永遠是家人」,唔,這點要讓人好好想想。 除了李邵婕精采的演出之外我想我最喜歡的是整齣戲的音效設計跟執行,雖然看舞台劇不用3D眼鏡,但我覺得行車記錄裡的音效加上國家實驗劇場的音響設備把戲變得很「立體」,這點真的很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