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10月, 2013的文章

《寄居》--狂想劇場

圖片
10/19(Sat) 14:30 @ 牯嶺街小劇場 在台灣的戶口名簿中,有一種正式的用語就是「寄居」。 最常見到的寄居原因之一,就是求好心切的父母為了讓子女趨吉避凶、進入國民義務教育中的好學區,而把小孩的戶籍掛在親戚或是朋友的家中。又或者是在某些以家戶為單位的資格審查中可以影響到戶口數計算的可能方法,等等。 但若非這類的原因,「寄居」通常都不是寄居者願意成為的一個戶籍狀態,一種不論是血緣上、社會關係上、心理距離上都不屬於生活於「此」的「此處」的一個狀態。 在《寄居》中,劇情藉由物質上的得到(房貸繳完,取得房屋所有權)、然後再失去(發現是海砂屋,雖然名義上有房子但實際上無法居住),將這種寄居的狀態從物質渲染到了非物質面上的無所歸依感。 從「自己的房子、自己的老婆、自己的家,多好!」一路向下墜落到「我們的房子是海砂屋。」,再從海砂屋的崩落衍生到家庭內部的崩解,到最後老太太的辭世以及夫婦走投無路的捲逃… 這是一個對都市居民來說很重的劇,重的教人無法輕易的提起它。 所以,最後還是讓我選擇輕輕放下吧。

《安平小鎮》--台南人劇團

圖片
10/5(Sat) 14:30 @ 臺南文化中心 殺去台南看《安平小鎮》真是個太失心瘋但又極度正確的選擇了XD 最喜歡的是整齣戲寫意不寫實的設計(舞台、服裝、燈光)。 正因為《安平小鎮》就是個充滿集體生命/生活經驗的劇本,所以不用完全填滿、不用太過寫實、不用完全下滿指示,整場戲舞台上留下了很多很多的空白,導演跟設計在三幕的故事中投下了一個個錨,而觀看者尋著這些定點,將場上的空白補上自己心目中對一個「小鎮」曾經最美好的記憶或想像,而觀看者腦海中這些畫面就是最適合《安平小鎮》的「舞台設計」。 第二喜歡的是劇本改編把這個國外劇本不著痕跡地在地化太厲害了,節目介紹上不寫大概也看(聽)不出來吧,不但沒有什麼斧鑿痕跡,許多劇中使用的台語詞彙都帶有「就是這個味」的濃厚風土,大大提升了整個製作的質(樸)感。 -- 看完《安平小鎮》,回台北好想看看傳說中的《淡水小鎮》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