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文章

目前顯示的是 3月, 2011的文章

春鬥2011《遊戲場》--雲門舞集2

圖片
第一次進劇場看現代舞! 不管怎麼說舞蹈也是劇場藝術的一大學問,一直沒去看好像少了點什麼… 加上雲門2掛上了雲門的招牌,票價又十分親切,提供了很大的推力, 就抱持著「看不懂也沒關係」的想法進了城市舞台。 這次總共有四齣舞碼(恕不一一列出) 最喜歡的是布拉瑞揚的[出遊] 雖然在開始前布拉瑞揚自己說這齣舞非常「抽象」,但卻是看完四齣舞最好描述的一齣。 也很喜歡鄭宗龍[牆]帶來的緊繃感 稍稍刺激了視覺跟聽覺不愉快的那一部分,卻不至於讓人感到強烈的不舒服。 看完之後對現代舞第一個強烈的感覺是: 現代舞中「燈光」這項要素的存在感遠高過它在戲劇中的角色。 燈光往往跟著舞者的肢體動了起來,是一種非常動態的存在。  另外也覺得現代舞沒有想像中的抽象, 的確是十分能直接觸碰到創作者思想的一門表演藝術, 卻絕不是一場旁人無法理解、純然面壁的自我對話。 看完決定下半年要進攻國家戲劇院試試「看」雲門舞集!

2011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那一夜,在旅途中說相聲》--表演工作坊

圖片
相信這是個越旅行越大的世界。 很喜歡表坊這齣劇!改寫了去年第一次去看表坊現場演出充滿霧煞煞的印象。從前來不及趕上表坊相聲系列的現場演出,都只能看DVD版本自我補償一下(聊勝於無嘛),大部分的相聲劇經典歸經典,但最中意的算是《千禧夜,我們說相聲》這一齣最有「劇」感的相聲劇,喜歡的原因無非是因為在《千禧夜》中的相聲之外還有個大結構,劇中的「千年茶園」在兩個千禧夜的小小連結在最後產生了大大的驚喜(這齣還滿適合看DVD,看完之後重頭看一次千年前金士傑所說的話非常有意思)! 與前幾齣的角色們就是為了「講相聲」才會相聚在舞台上比較(即便是李立群一個人在《台灣怪譚》中的「卡拉哈哈」),這次的《那一夜,在旅途中說相聲》最有趣的便是把因果反了過來,是先有了兩位主角不小心在某個發生革命(服務生:有「個名」阿~)的小島相遇的劇情,才進而有相聲的出現,打從一開始就不是刻意要講相聲,讓背在兩位主角(呂仁、程克)身上的角色劇情也就更生動有趣。 在這種「本來就沒有打算要講相聲」的情境下,《那一夜,在旅途中說相聲》中的段子順勢跳脫了一些相聲的規矩:不規矩的「躺著一鞠躬」、明顯參入主講者個人意志的說詞(我不要當導遊了!我老婆根本恐怖份子阿!)、沒有特意堆砌來諷刺社會現狀的包袱…等等;也因為本來就不是要講相聲(給觀眾聽),代表著主講者的思考中沒有參入「觀眾存在」這個要素,更放下了以往「局外者」意味濃厚的說書人設定,讓兩位主角的個人背景鮮明了起來,是活生生的「戲劇角色」,呂仁跟程克兩人既不是馮翊綱也不是屈中恆,而是他們自己。 全部的段子都滿喜歡(我想一般人都很難抗拒這種來自世界各地的奇聞軼事吧),但特別喜歡「不丹國碼」跟「吃遍世界」的段子!特別是馮翊綱的個人魅力在「祕魯海關」跟「吃遍世界」這兩段連續著大爆發,看下來十分爽快XD 在兩位主角之外,萬用女服務生的角色也滿關鍵(btw好想看謝盈萱演的版本!),這位小姐不單掌握著場景的切換,光用一句「我在台灣實習過!」就讓全場心有戚戚焉的大笑了好幾次,讓這齣大部分都在講國外的相聲劇中依然保有了一點表坊對台灣社會小小的諷刺(最有趣的是,台灣之於這位服務生,也是個「國外」)。 覺得這齣戲有很多方面的成功。 在劇場藝術方面,舞台跟燈光的使用太讓人驚喜了,不管是不斷重新排列組合的木板,還是最後一幕看到後來我忍不住懷疑舞台上是真的有水的漂浮小

《旅鼠》《遠方》--北藝大戲劇學院2011春季公演

圖片
3/26(Sat) 19:30 @ 北藝大戲劇廳

魚蹦劇場特映《過季尾牙聯歡晚會》

圖片
這齣戲(?)實在是莫名其妙到不行 但不莫名其妙就不是魚蹦了XD  三月看下來依然是歡樂時光 (以下抱怨) 但實在太不喜歡沒有自覺身在「劇場」的觀眾 即使是看比一般劇場演出規定寬鬆的魚蹦也不應該 紅樓劇場可以飲食這點已經滿人性化(一方面當然跟場地本身歷史有關) 但無視紅樓劇場的劇場本質我就是受不了!!!!!!!! (意味著你起碼要遵守一點劇場最最最基本的隱性規則) 如果你買票就是大爺的話,那其他一百多位也有買票的大爺們為什麼就要忍受你? 當然這完全不能怪劇團,但建議下次再做劇場特映演出時可以嘗試劃位入座。 免得不懂票卷上「自由入座」四個字=「想做好位子早點來,入場請聽工作人員指示入座」的大爺們又發作…

《左拉的獨奏會》--太平盛世劇社

圖片
拖了一個禮拜決定偷懶一下不詳細寫了, 就簡單發篇文來紀念有去看這場演出! 首先必須說一下,突然看到穿時裝的線上音樂劇演員們實在不是很習慣XDD 作為創團作是很有野心的作品,演員level更不用說, 絕對是看演員陣容就可以買票入場的黃金組合(我想大多數觀眾也是因此買票) 可以想像是楊士平導演邀請這些合作多年的夥伴來打響自己劇團的第一部作品。 這場戲的缺點大多跟需要龐大的製作經費有關聯。 (不管是因為音樂劇的劇種特性、甫創團還未建立觀眾基礎…etc) 像是使用親子劇場這點,光是對成人來說過於狹小的位子,作為應該舒服聽歌的音樂劇來說實在很不優。雖然這次唱的是國語,但沒有歌詞投影對觀眾的了解力上殺傷力也不小。 另外可能也要考慮,一般給人「開心進劇場」定位的音樂劇種,跳過時代背景、明星主演等等的額外包裝,直接來承載沉重的社會議題,在觀眾的接受度上是否還OK?(我是有點不想連看音樂劇的時候都要扯上成分太重的社會議題。) 不過我現在最希望的是出現一位新的音樂劇作曲家! 冉天豪的作品質量一直很穩定,編曲也不斷有update, 但除了不敗的經典款之外,客人總是希望有新口味可以試試看嘛XD

2011TIFA台灣國際藝術節《蓬萊仙島.漢鍾離》--明華園戲劇總團

圖片
這裡是一座懸在中原之外的海中孤島,世外桃源。 看這種魔幻題材的神仙戲果然還是看歌仔戲最爽!不管服裝舞台燈光如何大肆的鋪張都不會有太OVER的感覺…因為它是歌仔戲阿! 一開始最讓人欣慰的是孫翠鳳的聲音比上次《曹國舅》好很多,不過我之前一直以為《曹國舅》是八仙系列最後一齣(因為上次節目單上都寫什麼「終於湊齊八仙最後一仙」之類的= =),甚至在進場拿到節目手冊之前我都不知道有個副標「漢鍾離」,這尊八仙之一再加上黃帝+天女旱跋+蚩尤,就變成了很奇妙的一段劇情。 既然主打史詩般的戰役,大場面的戰爭場面是一定要有的!從鍾離權戰西羌、黃帝逐鹿大戰蚩尤、到最後漢鍾離大戰黃帝大軍,加上數場一對一的pk,武打戲的數量遠遠勝過一般的宮廷戲。 雖然大場面的爽度有餘,但這次的劇情真的很空虛,八仙系列的最後一部居然沒有關鍵字…上次《曹國舅》在親情跟良知之間遊走,由善轉惡,再由惡轉善終於名列仙班,讓我讚嘆歌仔戲的劇情也能這麼有人性的衝突,但這次漢鍾離在八仙之中所持有的法器用途明明就很逆天(起死回生),加上時空錯置的奇妙設定,既然都脫離原有的傳說故事了,再編個以生死為題的大綱也許會還不錯,因此相較之下這次的主角漢鍾離幾乎一點個性都沒有(除了半人半獸的造型還滿酷的),完全困在一般傳統英雄的形象中,也許就是大家看歌仔戲最原始的態度:「爽」。 拜翻過八仙民間故事跟國產遊戲軒轅劍系列之賜,對漢鍾離、李鐵拐、黃帝、旱魃、蚩尤甚至黃帝身旁的二官四將都不是完全陌生,感覺得到人物設定上對典籍的考究,劇中的人物們大都是很鮮明的,而且看完其實有感覺到跟一開始DM宣傳上的劇情有點出入,也許是在什麼考量之下才會讓劇情結構變的有點脆弱。 話說看明華園的戲有一個一定會在現場感受到的氛圍…真的很喜歡聽孫翠鳳的迷妹們在國家戲劇院放肆的尖叫,那股看歌仔戲的氣氛整個就掀起來了XD 這座懸在中原孤島外的蓬萊仙島,不管從英文劇名、導演的話還是劇中幾段有採茶歌氣氛的段落來看,都是在隱喻台灣這座島嶼,多少是有藉這齣在民國100年上演的戲,希望台灣也能像劇中的蓬萊仙島一樣,人們用毅力抗衡無法拒絕來到的天災人禍,回到最好的樣子吧? 不過還是覺得前兩次看的《 曹國舅 》跟《 超炫白蛇傳 》比較好看XD

《遲到一分鐘打開門》--台南人劇團

圖片
「門」:空間、進入、穿過。 一齣非常棒的台南人小劇場,不管是劇本架構還是服裝道具都帶有精緻的感覺,只有短短50分鐘的一場售票演出也絲毫不馬虎。 其實光看劇情簡介就知道鐵定是我會喜歡的戲了,三段故事都很喜歡,但我最欣賞的是「姊妹」的這一段,舞台上那個存在又不存在的爸爸讓這一段戲的角色張力遠超過其他兩齣,讓兩個角色之間的拉鋸大過了單純對話式的論辯;但劇情本身結構最棒的是第一段「待嫁新娘」,雖然劇情是非寫實的時空錯置,但造成的衝突感是最直接強烈的,很適合放在三個故事中的第一段;第三段「魔法師的最後一堂課」那強調肢體表情的面具設計也很酷,道具的設計也是三齣裡面最棒的(當然,還有寬恕的精神,這段讓我連想到一部日本的兒童文學「西方魔女之死」),三段小故事算是各有所長。 今天演出的一些服裝跟道具擺設跟網路上看到的一些過去劇照很不一樣,讓人感覺不僅僅是拿出來重演,而是加上有新的誠意,感覺很棒! 不得不說黃怡琳跟李劭婕簡直是黃金拍檔,兩個人適合的角色特質對比強烈,不管是身高、視覺年齡、還是聲音的質地上都強烈地互相對應,只要放對角色,戲一開演很快就能在觀眾的腦中拉開劇本的人物關係架構,不用多做什麼解釋。 今天也是第一次進文山劇場,社教館經營的小劇場空間椅子果然很好坐XD 文山劇場今年的「百年好戲」有好多檔!但…節目掛上去售票系統的效率實在不敢恭維阿(說好的套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