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訶婆羅多》--北藝大戲劇學院2010冬季公演


北藝大戲劇2010冬季公演,一部來自印度的神話史詩。

是我第一次看北藝大戲劇的作品,進場前真的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XD

原本我出門前還大膽預測,這齣戲我至少有會一半看不懂哈哈哈哈哈哈(感覺有點玄人物又好多),幸好預測大錯誤!我滿進入狀況也看得懂大部分劇情而且好好看喔!(如果平時上課前也這麼認真預習就好了…)四小時裡演出了橫跨三代兩界二國一族之間的戰爭史詩神話,實在頗龐大!但不管是哪種呈現方式,我真的很吃神話故事跟龐大背景架構這一套XD

雖然人物的名字跟關係是複雜了點,但如果第一場有仔細看還是能迅速地在腦子裡組織起來,劇中提供的資訊是足夠理解的,整場演出我一直滿enjoy劇情的埋線跟向前推展。


我在第一幕就覺得看這種演出,我一定趕快要找到一個鑰匙去解讀四小時中不斷出現的符號與因果。

而我解讀《摩訶婆羅多》的方法是用劇中原本就提供的一段論述:當可愛的歡喜天拿出了三色的圓點圖案鋪在地上,向眾人解釋讓世界運行的三股力量,黃色的代表大梵天,是創造的力量,紅色的代表濕婆,是毀滅的力量,藍色的代表毗濕奴,是創造與毀滅力量的指引者,可以是保存或是帶領破壞的力量。而這三股力量可以套進劇情中的角色:黑天一開始就被點名是毗濕奴的化身,身穿藍色的衣服,也一直默默帶領著劇情的進行;身穿紅色的毗史麻擁有強大的戰鬥能力,沒有人可以打敗他,可能是劇情中破壞力量的代表;而創造這股力量,我把他套在主要敘事者廣博身上,因為他在這場戲中幾乎是神一般、主宰歷史發生的存在,雖然他也有一些很人類的情感與行為,但這符合印度神話眾神有七情六慾的形象;仔細解讀這三個角色的台詞與行為是我綜觀整個戲的主要方式,整場看下來還滿順利的~

黑天身為力量的指引,擁有他的般度閥自然就是占了歷史主要論述角度的地位,但他又帶有毀滅後重建的意義,所以犧牲在所難免。而毗史麻明顯是對立陣營中一股跟黑天相抗衡的存在,他強大的武力帶給庫拉閥敢於與般度閥一戰的信心;最後的廣博就在兩邊人馬中來去自如,創造/寫下他的史詩。

其他角色的經歷的確是劇情的核心,但情節脫不出創造、毀滅、引領三種意涵。

我看這齣戲還另一個次要的論點:沒有絕對的好壞價值,只有一堆活生生的慾望。

乍看之下,好像持國的這條血脈是屬於反的一方,但其實主要敘事者廣博從頭到尾一直沒有論斷雙方的善惡、正統與否;這點從難敵這個角色就看得出來,他好像是個反派,但他主張階級的解放(讓我想起期中考的馬克思噩夢= =)、憐憫奴隸階級,這點其實是很正面的想法,只是社會體制無法馬上接受這麼劇烈的變遷;而看似正方的堅陣最後也在對話中被揭穿了並不是多好的人,所以他要贖罪。

如果要開一個新論述的話,可以把戲中的幾個女性角色提出來討論,她們的存在與行為實在是充滿了太多太多的象徵…但我想這就交給其他有看這齣戲、又用女性主義觀點來解讀的人吧哈哈哈

整齣劇牽動觀眾情緒的確是這群堂兄弟之間的愛恨情仇、經歷乃至於最後的大戰,但如果要單憑今天演出的劇情來說這個本好不好其實不公平,既然是刪減過的劇本那精神就不可能完整,要看的刪減之後還被留下的是哪個宏觀的概念。

劇情的討論就到這邊吧不然就變成印度史詩的研讀心得了XDDD

--

說說劇情之外的東西吧~

一定要說的是舞台超酷的,中間一整片都是純白色的鹽!!(難怪要找台鹽贊助XD)
在雙面台中間的劃出一塊四方之地,加上觀眾台兩側向上延伸的樓梯就是主要的舞台。而賦予這一大片畫布意義的是演員與燈光,明明就是全場空台,但台上畫面是滿滿的。到了後面的戰爭場面更有一種「鮮血染紅純白大地」的效果。

還有我覺得根本是神在打的燈光,因為地面是一大片白色,所以燈光的顏色圖案可以直接呈現出來,每道燈都不只是輔助,充滿了層層用途跟意義。總之這齣戲的燈光使用實在太強大了啦,我最後明明沒什麼特別的話,回饋單還硬要寫一句「燈光很棒!!!」XD

服裝跟頭髮造型是有特色到會讓我特別提出的優點,台上的人各各有他們的特色,雖然兄弟們的服裝雷同卻不會搞混,整場演出很賞心悅目!!!

音樂很有古老的宗教史詩風味,最讓我驚訝的是現場演奏的樂手也是北藝大戲劇系的人耶,藝術大學的人們真的是多才多藝!!!

演員的表現在我看來並不俗,基本上是由二年級生組成,在文本承載的複雜意涵之下能夠這麼順暢的演出已經很酷了!許多精彩的場景是有點大堆頭,少有單一演員展現持續的舞台爆發力,但是一個時間這麼長、架構這麼大的演出哪是幾個人就能夠撐起來的?
演出的演員與樂手是學生,但其他角色都是由真正專業的服裝、燈光、舞台、舞技、音樂、舞蹈設計與導演來出任(這點跟台大很不一樣耶!),在這些人的幫助之下築成了一部精緻的好戲,是對觀眾認真負責的一場公演。

--

看完真的會一直思考許多場景、符號意義的一齣劇,即使在寫這篇文章的時候也一直有新的領悟;思考到後來都覺得《摩訶婆羅多》講的好像不只是個家族戰爭的故事…它是一部人類努力試圖去詮釋人間與人性的戲劇。

最後一幕在全暗的劇場內,一直被鹽覆蓋的地板下慢慢浮出了由光線構成的大型圖騰…我瞬間起了好大的雞皮疙瘩啊!

喔對了,我看的是少數兩場下午場之一!特別提出來是因為後來發現這點還滿幸運的,忙了一天再去遙遠的北藝大連看四小時戲鐵定是會很累、劇情吸收的不順利吧…(這時候就慶幸自己住在北投哈哈哈)



最後祝福以這齣戲做為畢製的幾位演員們!

留言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人間條件四《一樣的月光》--綠光劇團

《台北爸爸,紐約媽媽》--人力飛行劇團